前年,笔者来到某行政单位办事,一些工作人员像“我借了他的米,还了他的糠”,冷若冰霜,傲慢无礼,爱搭不理,真是“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近日,笔者有事,万不得已又走进该单位,想不到工作人员如见亲人,彬彬有礼,脸露笑容,“起立招呼,以礼相迎”。“让座倒茶,以礼相待”、“得知来意,以礼相尊”。“事情办妥,以礼相送”。“四难”变成了“四礼”。
体验“四难”变“四礼”,笔者感受颇深。
若似寒风刺骨的“四难”,是歧视群众的“衙门”作风,实际上是“四缺”:缺热情、缺激情、缺感情、缺人情,没有对党的事业、对本职工作的热情,没有为人民服务、替群众办事的激情、对群众无感情,摆的“官架子”,少了“人情味”,多了“官僚气”。老百姓怨声载道。
犹如春风扑面的“四礼”,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实际上是“四重”:重责任、重感情、重事业、重人性,心中有群众,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爱岗敬业、热爱党的事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尊重他人、尊重群众,爱民、亲民、为民、惠民、乐民,带着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真心实意替群众办事情,让群众满意,让群众高兴,深受群众欢迎。
“四难”变“四礼”,是观念的转变,是作风的转变,是“懒政”变“勤政”,是党的干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自觉贯彻群众路线、始终站稳群众立场、认真做好群众工作、努力提高群众工作本领的体现。只要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党员、干部持之以恒地把“四礼”新风坚持下去,发扬光大,我们的党群、干群关系就一定会更加密切,我们的各项事业就一定会更加兴旺发达,我们的社会也一定会更加和谐稳定。
来源:绥宁新闻网
作者:袁冰清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