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佛光普照高登山

来源:绥宁新闻网 作者:陶永灿 编辑:redcloud 2012-08-22 17:41:26
新绥宁APP
—分享—

  重阳刚过,天气晴好。某日,我与少林、先忠、永喜诸君结伴登临了高登山。

  秋日登高的习俗在我国由来已久。西汉《长安志》说,长安近郊有一高台,每年重九游人登而观景,故曰“登高”。至三国、晋代,登高已发展为登山,时间也不限于九日重阳这一天了。登高也好,登山也罢,高登山是兼而有之的。然而我们去登山,不是为了秋游赏景,而是去看一处年久失修的古建筑——普照寺。

  高登山位于绥宁联民乡境,山脚分别为大王、刘家、联民、田螺旋及洞口堆上等村。此山属雪峰山之一峰,远远望去,山势雄伟,崖壁陡立,其鬼斧神工,令人叹服。

  车到小王,我们开始步行。破碎不整的青石板路,蛇一样在山里蜿蜒,把我们一步步领向那有三百多年历史的佛门圣地。山上景观如同一年的四季,也在一层层变化:竹林、树山、灌木林、草山……待我们爬过山风肆掠的黄草坡,一座青黑建筑便横卧山顶,那就是声名远播的普照寺了。

  普照寺又名高登庵、远照寺。修于1867年的同治版《绥宁县志》载:该寺由佛教徒黄皈依师“披荆斩棘,募化殿宇钢瓦”,于清康熙三十九(1700)年修筑而成。《绥宁县志·古迹》篇说,高登山,在青坡里,其山高插云端,上建庵宇,叫高登庵。“高插云端”是不是高登山名的由来?待考。青坡里系古地名,其域包括今天的联民、枫木团、麻塘等,却是无疑的。“黄皈依师,系青坡里人……父老传其寿愈八十八岁坐化以终。”细究起来,那个富有开拓精神的黄皈依师,当属今天联民人士。当地人说,黄皈依师共募得铜钱三王桶(一种大木桶)后,普照寺才敢动工,可见其耗资之巨。

  1867年同治版《绥宁县志·寺观》又载:黄皈依师建好普照寺后,因山高风大,古寺“常被烈风所塌,嘉庆年重修,枋柱皆以石工竣。”重修者谁?据县志记载,系青坡里劝首杨通鉴、李元芳约请兰绍裘、葵中立等,共化得银钱三千两,六年苦修而成。“枋柱皆以石工竣”,就是从柱到墙、到枋、到瓦都由石块建造而成,全寺前后五进,面积达数百平方米,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没有一截木材,没有一颗钉子。那么多榫榫卯卯,那么多孔孔眼眼,一个个是那么方正,那么精确!据说,这种全石结构的寺庵,全世界也不过三座!凡到过普照寺的人,无不惊叹人类智慧的伟大。然而,那些工匠到底是什么人?那么多石块又从何而来?大的石块有数吨之重,又是如何搬上1581米高的山顶的?至今却无从知晓。

  登上山顶,果然山风凛冽,寒气袭人。我们身上很快起了鸡皮疙瘩,只好把爬山时脱下的衣服重又穿上。令人遗憾的是,普照寺已经非常破败了,墙、柱、枋、瓦横七竖八倒满一地,断的断,裂的裂,像一个被人遗弃的垂暮老人,黄昏的日子过得十分颓丧而无望。

  普照寺的五进前低后高,前窄后宽。第一进为山门,左右立满捐赀碑,其中一块系清道光三年所立,上刻360位慷慨解囊者,均为绥宁人士。第二进为灶王殿,里面住着助国明王,专事保乡保土。第三进是关圣殿,职责是保家卫国。第四进才是正殿,乃出家人修炼之所,过去那些身着佛袍的出家人,一天到晚便在这里哼哼唧唧、敲敲打打,可现在,这里已是寂静无声,只有中门上方书着“普照寺”的巨石匾额,方能让人感到佛门的庄严与神秘。第五进为后殿,左右两边的配殿,却早已了无踪影。

  从后殿出来,正是秋阳当空,万里无云,脚下的山峦田畴尽收眼底。我忽然想起李白的诗:“九日天气晴,登高无秋云。”太白写的,不正是眼前的景致么?然而当我再次回望身后的建筑时,心里不禁生出一种沧桑感,一种沉重感。我一方面惊叹佛心的虔诚,匠技的高超,一方面又慨叹岁月的无情,人世的冷暖。残垣断壁、墙倾柱摧,裂缝处处、砾石遍地,不用几年,普照寺怕就要沦为一堆碎石了。那声声木鱼、袅袅钟声哪里去了?那缕缕香火、股股青烟哪里去了?那些来来往往的善男信女,那些被山风翻动过无数次的浩瀚经书又到哪里去了?想起这些曾经的热闹,看着眼前满目的萧条,我怅然若失。

  天色向晚,我们准备下山。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但爬高登山,上去下来都很难,因为它太高、太陡了。我们下来时,脚尖尖都顶痛了,后悔没穿一双谢公屐来。回到小王,当地老百姓告诉我们,他们准备修一条公路上去,把普照寺重新整修起来。好啊!果真那样,我们还要谢公屐干嘛?再望高登山,此时的普照寺已沐浴在一片辉煌的晚霞之中,好似万道佛光普天而来。我不觉在心里吟道:

普照寺佛光普照

高登山慧心高登

  冬去春来,日月更替,那些倒塌的墙垣,是否已由千佛之手将它们扶起?那些熄灭的香火,是否也像城里寺庙一样得到点燃,并且旺盛?

  (《邵阳政协》2009年第1期。)

来源:绥宁新闻网

作者:陶永灿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绥宁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