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把“镜头”对准群众

来源:绥宁新闻网 作者:袁冰清 编辑:redcloud 2014-05-23 08:54:39
新绥宁APP
—分享—

  当年,焦裕禄下基层,每当工作人员用“镜头”对准他时,他总是摆手不让拍,要工作人员把“镜头”对准群众,用“镜头”鼓舞群众治涝、治沙、治感、治碱的“劲头”。工作人员给群众拍照片千张,但焦裕禄拍的只有4张,其中三张还是偷拍的。

  把“镜头”对准群众,是领导心中有群众。是对群众的关注、对群众的尊重、对群众的肯定,体现出领导的群众观点和依靠群众的工作方法。群众上“镜头”,也更能吸引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鼓舞群众、激励群众,更有效地推进党和政府的工作。

  然而,时下一些领导干部却忽视了这个问题。不是把“镜头”对准群众,而是把“镜头”对准自己。有时,领导还与群众“抢镜头”,“当电视明星”,出现“群众上工地,领导上媒体”现象,挫伤了群众的“劲头”。

  其实,领导的形象、领导的政绩,不是靠“镜头”“拍”出来的,而是靠实干“干”出来的。焦裕禄在兰考带病率领群众除“三害”475天,虽然没有“镜头”,但是靠实干在群众中铸就了一座永恒的丰碑,在党员干部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这就是最美的形象,这就是最实的政绩!

  把“镜头”对准群众。群众上“镜头”,干活添“劲头”,领导才有“镜头”。一个地方、一个部门、一个单位,领导带领群众,在实干中把握机遇、在实干中破解难题、在实干中描绘蓝图,用“镜头”调动起群众的积极性,用“劲头”改天换地、创造奇迹,处处呈现出精彩“镜头”,凸显出领导的能力和水平,赢得群众的交口称赞的拍手欢迎。这就是群众给领导最珍贵、最有价值的“镜头”,也就成了媒体十分关注的感人“镜头”。

来源:绥宁新闻网

作者:袁冰清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绥宁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