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塘苗寨坐落在绥宁县关峡苗族乡境内巫水河畔,花园阁国家湿地公园核心地带,是一个依山傍水,只有五十多户人家两百来人口的自然村落,原属石江平村,现属花园阁村。这里风光旖旎,被称为“仙境桃花源”和“中国画里的水上苗寨”。
柳塘,一个颇有诗意的名字,在中国的古典诗词歌赋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如“柳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柳塘风淡淡”“柳塘生细浪”等等。
以前,柳塘要作为一个苗族民俗文化研究对象,我总认为价值不高,因为柳塘古苗寨在三十多年前修建江口塘电站时,已被毁掉了,以前的青一色窨子屋,现在只剩青砖残瓦和蜿蜒曲折的青石板路,且已经沉睡水底,河水已经湮灭了这里历史的风尘。现在的柳塘寨子是从河岸下边往山腰整体上移了几十米,移民搬迁后建成的新民居,从以前的青砖瓦屋变成了如今的青瓦木屋,但依然保存了以前依山傍水和比邻而居的风格。
春暖花开的时节,我随一群民俗研究爱好者来到了柳塘。
四月的柳塘,群山耸翠,烟雨迷蒙,一潭绿水,轻烟弥漫。依山傍水而建的干栏式木房子密集地聚在一起,就像是漂浮在碧波荡漾的潭水之中的一群画舫,“水上苗寨”的美称名符其实。
柳塘在当地苗语的读音为“够陡”(近音,苗语里很多语言无法拼音,只能用近音),意思是杨柳树围住的河塘。据考证,柳塘苗寨建寨至少在一千年以上的历史,据寨中老人所藏康熙版的李氏家谱记载:“天禧四年真宗(即宋真宗)二十三年(公元1020年),仕公于梨树迁徙于此,与土人杨氏同居焉。”梨树,又称梨树坊,今属关峡苗族乡插柳村,唐末战乱时期,驻武冈王城的马王(史载为楚南兵马巡按都督)李可进辞官隐居此地,李可进在此隐居后,娶土著苗人杨竹凤为妻,融入苗民社会,并繁衍生息,这里便成了绥宁及周边县李氏的发祥地之一。由此可见李氏迁居柳塘已有近千年的历史,而杨氏属“飞山蛮”部族,是这里的世代土著苗族,其历史可追溯到汉朝或者更早的时期。据传,这里的苗族杨姓部族本无姓,三国时期,蜀汉政权征伐古黔中地区时,诸葛亮因苗族“尤公”(蚩尤)之父为杨劳,遂赐部落为杨姓,及到现在关峡苗语中“尤”“杨”读音相同。今天,柳塘苗寨居住的只有杨姓和李姓,两个姓氏的人亲如一家。
据寨子里的老人们讲,柳塘历史上最繁盛的时期有三百多户人家。为了证明这段历史,老人们带我们来到寨子后山上,指给我们看那些已经废弃多年,但依然保存完好的地窖,共有三百多个。按寨子里流传下来的款约(款约为苗族村寨古时的一种自我管理的民主议事制度,即合款。)规定,后山为寨子里的公有山,不论贫富,每家只能在这里拥有一块畲土和一个地窖,畲土和土窖只能继承,永久不得买卖和转让,有“分家分畲分窖,去家留畲留窖。”之款。柳塘以前有款约石碑数块,还记载了寨子里款约的很多事项,修电站时,已淹没在水底。老人谈起寨子里人口减少的原因,据说当年吴三桂反清时,绥宁是一个主战场,战后发生过大瘟疫,柳塘人虽然躲过了兵燹,却躲不过瘟疫 ,寨子里的人或死或逃,十去八九,几百年过去了,到现在柳塘还只有五十多户两百来人。
柳塘地处在湘西南最大的水道巫水河畔,历史上拥有巫水河中游最好的码头,能停泊各类船只和木排,航运业发达,手工业也非常发达。柳塘的手工业主要生产各类精美的竹器和纸张,销往洪江有沅江沿岸商埠。柳塘的陶瓷烧制和青砖(称三六九式古砖)烧制非常著名。这样的古老文明程度,在湘西南各少数民族村寨是比较高的。我们甚至还可以将柳塘苗寨的历史向前推到两三千年,或更远的时期。巫水河下游的洪江市发现了7600年前的高庙文化遗址,高庙文化会不会从古商城洪江沿巫水河辐射到中游的柳塘呢?可惜那些古老的痕迹都已淹没在水下,只凭传说而没有确凿的证据。然而天不负柳塘,我们的田野调查还是取得了突破,取得了证据,虽然这些证据只能证明柳塘一千年左右的文明史,可这就足以说明,湘西南的苗瑶侗等少数民族并不是史籍上说的“蛮荒之地”,他们并没有一直过着住山洞草棚的原始野蛮生活。绥宁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苗寨,叫大园古苗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古村落,这里的宋元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的建筑材料——青砖,其烧制地就是柳塘。这里还保存着一座近千年的古老房子,房子的青砖上至今仍清晰地看到这样的记载:“恭贺柳塘造此砖,自己劳心不用钱,一纹当做千纹使,累得身疼骨不痊。”从这四句话里,我们得得到这样的两方面信息:一是修建这座房子的砖是在柳塘这个地方烧制。关峡苗语区叫“够陡”(汉译名柳塘)的地方从古至今只有一个。二是这座房子的主人为了省钱,自己亲自到柳塘烧制了青砖。这座房子大多数砖块的表面都很粗糙,留下了很多茅草的痕迹,制砖坯的水平是业余的,但烧制出窑的砖又体现了非常专业的水平,到现在这座房子已历经近千年,其砖仍然完好无损。这说明该房子的主人自己到柳塘制的砖坯,然后请当地专业的师傅掌窑烧制,从而证明柳塘的青砖烧制技术水平和同时期的汉族发达地区比,已处于同一水平。目前有一些怪现象,一些大城市来的专家学者,到湘西南来研究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他们从出发时起就带着脑海里已经形成了的固定思维方式,认为少数民族只有资格住山洞、窝棚、简陋的房屋,那才叫做“原生态”,或是“理所当然”,一旦看到高程度古文明的少数民族村寨,就认为是早已被汉化了的少数民族,这实则是大谬之极。苗瑶侗作为中华大地上最古老的民族,曾经有过辉煌的史前古文明,是中华文明创造者之一,这是史学界都无法否认的事实。
柳塘有两座大窑,一座在河边,称为老窑,据说有上千年的历史,可惜淹没在水下,无从考证。还有一座窑在后山上,称为新窑,据说也明朝时候的了,修水库时,移民搬迁,一户人家就在窑前场坪里起了房子,将窑洞口拦住,但窑还在,保存完好。我在寨子里老人们的带领下,看到了这座窑,窑洞门建在实土高圹中,由于窑门被泥土和废渣填埋已所剩无几,人不能进去。据说,这座窑烧一次砖能修建一座四排三间的窨子屋。据寨子里的老人讲,这两座窑兼有烧砖和烧陶瓷两种功能,除了烧制青砖青瓦,还烧制廉价的瓦罐、瓦盆、瓦缸等等。这两座砖窑直到上世纪人民公社时期还在使用,上世纪七十年代修建电站时,老窑被水淹没,幸存下来的砖窑也因移民搬迁而废弃。这座还保存完整的砖窑到底有没有历史研究价值,还有待于文物专家的挖掘和考证。
柳塘苗寨处在巫水河畔,有绥宁通往广西的古驿道经过,水陆交通都很便捷,直到绥宁修通公路以前,这里一直是经济和文化比较活跃的地方。通了公路后,特别是修建了江口塘电站水库后,古道和水路的所承载的原有功能彻底丧失,柳塘苗寨成了地处偏僻闭塞之地。丧失了交通优势之后的柳塘苗寨,却保住了良好自然生态环境、纯朴的乡风民俗和较为完整的苗族传统文化遗存,如苗族巫傩文化、龙灯(吊龙)、苗医药、传统竹艺等等。
每逢岁暮,五谷归仓,柳塘苗寨每年都要组织祭祀祖先的傩戏。杨姓敬“飞山圣公”,李姓敬“泽广大王”,家庭敬“祖婆神”,以祭祀先祖(或先祖的恩人)和还愿娱神为主,祈求来年家族(家庭)人丁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事业如愿等等。傩戏中有大量的劝人从善,自娱自乐的节目,如山歌对唱、合唱、独唱,为祖先歌功颂德的纯戏曲,跳傩舞、上刀山、下火海、跳油锅等等表演。表演者有专门的队伍,称师公,而有相当部分节目要村寨的人参与互动表演.完整的傩戏有八十个大节目,一百多个小节目,演出时间最长可达七十二个小时,也就是三天三晚不间断。巫傩文化在柳塘苗寨流传久远,至今不衰,是研究苗族历史文化,民风民俗的宝库。
每年春节,柳塘苗寨都要耍龙灯。柳塘龙灯在绥宁县竹纸类制作的龙灯中最负盛名,无论是在工艺制作方面,还是舞耍方面,都极具观赏性的。龙灯由竹篾扎制骨架的若干只灯笼组成,灯笼外糊皮纸,纸上或是直接彩绘龙鳞,或是贴剪纸彩龙鳞,内点自制红蜡烛。龙灯由三条龙组成,一条为主龙(又称金古老龙、节龙)和两条为陪龙(又称雌雄龙、提龙)。主龙分龙头、龙身、龙尾共九节长1米左右的灯笼组成;陪龙由每只长约40厘米的吊灯笼组合而成,分提(吊),每提(吊)由五个灯笼组成,两条陪龙可以长短不一,龙头、龙身、龙尾相连一体,分别由十三提(吊)或十五提(吊)组成,根据龙身色彩不同又分青红两龙。耍龙灯最精彩处是两条陪龙在夜晚中的飞舞。耍龙灯时间为正月除夕前择吉日开灯,至十五元霄节左右吉日收灯。柳塘人在耍龙灯时还唱一种曲调优美的龙灯歌。
柳塘苗寨还有很多的民俗活动,如三月三寨子里的人,不管男女老少,人人都戴地菜花,唱山歌,五月初五杨姓过端午,五月十五李姓过大端午,赛龙舟,七月十五放河灯等等。这此民俗至今还完好保存。
柳塘新绿却温柔。柳塘的温柔让人留住了乡愁,让身处现代社会浮燥的心有了一块宁静的栖息地。
来源:绥宁新闻网
作者:文:杨焕礼 图:李永智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