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宁新闻网讯(通讯员 杨亚林 夏宏)瓦屋塘镇三星桥村地处绥宁县北部,过去由于交通不便、资源匮乏,经济基础较为薄弱。近年来,该村坚持党建引领,以实现“村级增收、农民致富、基层稳定”为目标,秉持绿色发展理念,抢抓乡村振兴政策机遇,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以实实在在的产业项目铺就村民致富道路。2022年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2.5万元,村级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修建竹林道)
要致富,先修路。多年的发展实践得出,道路先行是山区产业发展,农民致富的必然要求。三星桥村林地面积1.4万余亩,楠竹资源丰富,但由于路网不健全,上山难、运输更难成为百姓心头之痛,产业便道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以来,村支两委、驻村工作队瞄准老百姓最关心、最期盼、最渴望解决的实际问题,积极提升林区基础设施建设,助力打通通往“民心”的生产路。2022年以来,修建林道10公里,解决了资源运输问题,降低了生产成本,预估村民年增收300余万以上。
(三星桥村茶园)
“目前,茶叶鲜叶的收购价是100元每斤,一般农户早晨就能采摘2斤多,再加上在刘飞燕茶园务工,一天就有300多元的收入。”村党总支部书记袁治安笑盈盈地介绍当前茶园发展情况。走进该村茶叶种植基地,一垄垄生机勃勃茶树分布在不同的山坡、坎上。高山茶叶片饱满,汤色清透,口感鲜嫩,在市场上深受欢迎,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今年34岁的刘飞燕是绥宁县首届“巾帼创业创新人物”荣誉获得者。2017年,刘飞燕与丈夫一道返乡创业,在镇、村干部和工作队的引导和扶持下组建合作社,流转高山土地40多亩栽种茶林。同时,为了带动更多的村民发展茶产业,村支两委免费提供茶树苗,发动30多户村民栽种有机茶。目前,三星桥村新造茶林260余亩,茶叶产业已成为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新兴产业。
“眼下,我们三星桥村产业结构单一,主要依靠种植水稻、楠竹、茶叶,村民收入不高。如何改变这种窘境?鉴于村里林地多,又大规模修建好竹林道的实情,现有了茶产业成功经验,我觉得可以‘靠山吃山’,发展壮大特色种植,持续为老百姓增收。”3月12日,在村部会议室例会上,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肖宁与村委干部商谈着。
(种植黄花菜)
今年3月初,来自县妇联、县电信公司的驻村工作队及村支两委干部,驱车前往贵州、衡阳等地考察黄花菜等农业特色项目,最终商定发展黄花菜产业。村里与衡阳一黄花菜加工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实现价格保底,产品兜底收购,解决了产品销路问题,增强了群众的种植信心。目前,已种植黄花菜40余亩,下半年将发展黄花菜种植约600余亩,预计全年能为老百姓带来收入200多万。
(包装中华肾果)
“我们三星桥村共计种植油茶300余亩、中药材50余亩、蔬菜60余亩、油菜100余亩、中华肾果基地30亩,带动村内农户养殖生猪、山羊、牛上千头。下阶段,将继续加强农田水渠、村组道路、竹林道、路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综合能力,助力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瓦屋塘镇党委书记袁子华表示。
如今,从山上到山下,三星桥村的产业红火,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群众持续增收,人居环境整治有力,社会综合治理水平不断提升,村民们生活的幸福指数也越来越高。驱车驶入三星桥村,一路整洁的村道、沿线干净的山塘、美丽清雅的院落……彰显着产业发展给小乡村带来的独特变化。
来源:绥宁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杨亚林 夏宏 肖宁
编辑:龙莉婷
本文为绥宁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www.hnsnnews.com/content/646748/64/12581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