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宁新闻网讯(通讯员 杨亚林 谭晶)5月7日,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驻村工作队进驻李熙桥镇石阶田村开展乡村振兴工作。驻村工作队通过村企联建、增强组织活力、提升发展产业、完善基础设施等有力举措,开启乡村振兴“加速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
(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领导与驻村第一书记入户走访)
建强基层党组织,夯实乡村发展“基石”
“作为组织选派的队伍,作为共产党员,我们将扑下身子、真抓实干,切实履行好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任务职责,积极主动学理论、强组织、固成果、兴产业、美村庄、共治理、育人才、优服务,完成党组织交给我们的任务!”5月16日,在石阶田村党组织生活会上,赵海涛队长(兼第一书记)代表工作队铿锵有力地作了表态发言。
据悉,石阶田村共有15个村民小组733户2384人,其中党员95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较缓慢。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2021年村级换届时,李熙桥镇党委政府将文化水平较高、工作能力较强、群众基础较好的人员选入石阶田村“两委”,力争建设一支懂经济、善经营、会管理、能力强的村级干部队伍,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驻村工作队进驻之后,带领村干部参观学习县内外党建示范村阵地建设,完成村服务中心进行了改造,增设党员活动室、党务公开栏、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活动场所,党建阵地面貌焕然一新。同时,积极开展以“七一”建党节为主题系列党建活动以及“五个到户”工作。如今,村支“两委”的责任心和主观能动性明显提高,凝聚力和战斗力显著增强,广大党员群众在乡村振兴事业中的积极性和内生动力大大提升。
(新硬化的石阶田村主干道)
建强公共基础设施,筑牢乡村发展“底色”
要想富,先修路。工作队通过走村入户的方式,快速熟悉村情民情,了解群众心声,抓住了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这个“牛鼻子”。可就在主村干道刚准备动工之际,市场水泥价格突然翻倍上涨,一下子就让项目资金捉襟见肘,村支两委顿时对按计划完成施工没了信心,工作队一方面积极与搅拌站商谈价格,一方面与上级主管部门和后盾单位争取协调资金,通过邀请招标有效控制价格,最终顺利完成了主村道的提质升级和路灯的安装,得到了群众百姓的一致好评。
近年来,驻村工作队与村支两委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新修竹林道2公里,提质、新建机耕道6公里,完成对省道S248至杨家水渠的主村道1.6公里进行升级改造,扩建院落组道,实施示范院落建设、打造村级休闲文化活动场所,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群众的生活蒸蒸日上。
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该村着力持续推进“我们群众办实事”走深走实,创新服务模式,发放“党员联系卡”,让村民实现“有事你来电,事事我来办”的目标。小卡片,大作用,通过卡片受理代办事项,有效节省了村民跑腿的时间,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让真情服务直通民心、温暖人心。
(驻村工作队组织干部到武阳镇星鑫农场育秧基地学习)
建强产业“阵地链”,点燃乡村发展“引擎”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针对石阶田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思路不清晰情况,工作队组织村支“两委”到周边乡镇调研学习,先后考察了湖南稻禾农业大米加工产业、星鑫农场水果种植产业、花园阁村文旅及罗汉果种植产业以及东山红产业。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多方征求意见,制定了《石阶田村乡村振兴工作方案》和《年度乡村振兴工作计划》,进一步理清了产业发展思路和方向。
石阶田村水田面积约2260亩,由于地处高山,土壤肥沃,水源无污染,因此,种植的高山稻米质优,口感好,营养丰富。目前,稻米市场价格低,百姓生产收入不高,困扰着当地百姓,也牵绊着党员干部的心。为了稻米能卖个好价钱,该村采取“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以“好水、好土、好味稻”生态大米为卖点,成功打造“石阶田村生态大米”品牌。同时,兴办大米加工厂,并依托长沙市矿冶研究院责任有限公司的驻村帮扶,签订了大米销售协议。2021年度完成大米销售纯收入近60万元,2022年完成大米销售纯收入近100万元。通过“村企”联动,成功带动了本村及邻村村民参与大米种植的积极性,对于乡村建设和持续优质发展提供了保证。
尝到了产业发展的甜头,工作队乘胜追击,组织村干部、产业能人、村民130余人次在长沙、邵阳、县城及村内参加产业带头人、电子商务、中式面点师等培训,提升村干管理能力、村民技能水平,拓宽村民就业渠道、提升村民的就业技能。如今,石阶田村大力发展罗汉果产业50亩,年收入在8万元以上;种植黄桃1000株,进一步丰富了产业结构。2021年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到13.4万元,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8万元,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达到25万元。石阶田村,在党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正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开出一朵朵美丽的振兴之花。
来源:绥宁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杨亚林 谭晶
编辑:杨汐
本文为绥宁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www.hnsnnews.com/content/646749/53/12670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