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特稿|全省大会为何立“竹”绥宁?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曾佰龙 郑丹枚 王凡莉 编辑:龙莉婷 2024-07-18 09:01:58
新绥宁APP
—分享—

湖南日报记者 曾佰龙 郑丹枚 通讯员 王凡莉

今天,全省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在美丽的绥宁召开。

来自全省各地的嘉宾,坐在大巴车里,眺望茫茫竹海,与蓝天相接。远处的苗族古村落在竹海的怀抱中,若隐若现,宛如世外桃源。绥宁的竹海,不仅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心灵的栖息之地,让人陶醉,流连忘返。

七月,绥宁,南竹,时间和空间交汇处,是火热的激情和无限的商机。

站在全国散曲之乡的绥宁,看万亩竹海,欣欣然涌起一首小曲:

《越调·绥宁竹韵》

七月绥宁夏光融,翠影摇青梦。竹海翻波韵千重,绿烟浓,幽篁弄舞清风送。竹冠破陇,竿枝倚凤,诗意画屏中。

一曲唱罢,回归理性,一个大大的问号出现在脑海——全省竹产业高质量大会为何立“竹”绥宁?

因为长期以来,绥宁都在下“竹”功夫,做“竹”文章,几乎举全县之力行此事。成立竹产业领导小组,下设南竹产业发展中心;每年安排不少于4000万的真金白银来发展竹产业,让绥宁南竹下山、进城、出海……全链条政策支撑体系,吃干榨净一根南竹。刚开始,绥宁像是竹产业赛道上的小竹笋,悄无声息地拔节生长,直到提出“百亿级竹产业发展示范县”的目标后,人们才惊呼,哦豁,这种发展的憨劲很“绥宁”。

因为绥宁在竹产业上渐渐有了话语权。这些年绥宁已引进配套服务的上下游企业46家,乡村半成品加工厂达到了63家,专业采伐队伍302支。6个龙头企业为引领的竹产业基地初具雏形,竹制品行业“隐形冠军”不断涌现。“以竹代塑”产品远销欧美、日本、东南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一根“小竹子”成就了53.8亿元的大产业。

因为绥宁竹产业走上了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腾龙换鸟”行动让老竹发新枝,推动腾退落后产能企业13家,引进竹产业项目13个;“科技赋能”行动让硕果压枝,绥宁政府与湖南省林科院、邵阳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累计取得竹业专利58项,注册省级以上竹业平台14个,竹产业的“含金量”“含新量”得到持续提升。

全省大会立“竹”绥宁,对绥宁竹产业是一次促动,也是一次鞭策,未来绥宁竹产业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如何向竹产业强县看齐?绥宁人的想法、规划、方案有不少,各有侧重。绥宁县委书记佘芝云的会客室,有一幅气势磅礴的行草书作品,坐在书记的位置,抬头便能看见,上书“久久为功”——这就是答案。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曾佰龙 郑丹枚 王凡莉

编辑:龙莉婷

本文链接:http://www.hnsnnews.com/content/646841/52/1411230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绥宁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