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绥宁:科技赋能保丰收 绿色防控护粮安

来源:绥宁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宋三龙 夏云凤 刘付仁 编辑:黄生勇 2024-08-13 17:42:46
新绥宁APP
—分享—

绥宁新闻网讯(记者 宋三龙 夏云凤 通讯员 刘付仁)8月12日,在绥宁县杂交水稻制种万亩高产示范基地,阵阵轰隆声响起,5台巨大植保无人机载着农药,在工作人员的操控下先后升空,掠过稻田,把农药雾状均匀喷洒在禾叶上;30余名农技人员、水稻种植大户、服务主体围观学习,2024年绥宁县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无人机飞防及喷施“九二0”观摩现场会正在火热进行。县委常委、副县长梁恩雄到场指导。

初秋时节,绥宁县杂交水稻制种进入孕穗至扬花期,正是喷洒防“九二0”和治病虫害的关键阶段。绥宁县以保障粮食安全为核心,加快农业全面绿色转型,采用集成现代植保无人机加高效低风险药剂绿色防控示范,达到农药减量增效、粮食丰产增收目的,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总农艺师杨显良告诉记者:“我们通过科学用药,统防统治,达到了农业安全,农业生产安全,农业农村治理安全,农业生态安全,农业贸易安全,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减少农药、化肥的量,达到农药、化肥减量增效的目的。”

通过现场观摩无人机进行飞防作业,深入直观地了解植保无人机飞防工作原理和防治优势,提高了群众科学防治病虫害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农药浪费和环境污染,有效助力全县水稻亩均产量迈上新台阶,为粮食安全生产奠定了良好基础。绥宁县武阳镇毛坪村五组杂交水稻制种户黄民团说道:“通过无人机打药,为我们节省了很多时间。使用高效低毒农药,更安全,粮食更安全,吃了老百姓很放心。

近年来,绥宁县加快转变病虫害防控方式,持续深入推进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把专业的技术指导和服务送到田间地头,积极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病虫害可持续治理技术体系,走农业生产专业化、机械化、科技化和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之路,真正做到让群众把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上。

据了解,绥宁县将建立杂交水稻制种500亩和中稻区域500亩的水稻绿色防控示范区,实现全县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农药使用总量持续减少,水稻、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化学农药使用强度(单位播种面积化学农药使用折百量)比上年减少2%,果菜茶等经济作物化学农药使用强度比上年减少4%的目标。

来源:绥宁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宋三龙 夏云凤 刘付仁

编辑:黄生勇

本文链接:http://www.hnsnnews.com/content/646842/57/1417936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绥宁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