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一行大年初三,从绥宁县城顺巫水河下游乘车约40多分钟过竹舟江大桥后分岔往东行进在既崎岖又陡峭的山间村道。再行驶20多分钟后发现前方不远处,一群村民手握锄头、铁锹,有的肩挑土箕,紧张有序地在村道上劳作。下车询问后,得知他(她)们是利用春节空闲时期,又趁天气清朗,气温宜人的好机会自发组织义务护路。
这一故事情景,出现在离县城约三十多公里既偏远、海拔度高,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的绥宁县河口苗族乡新团村的杨家田组。名曰杨家田,但此小山庄,没有一户杨姓,而世代只有李、陈、郑三姓延续村民。全组有常住村民22户,102人。虽然这里山高、林密、偏远、自然条件较差,但这里的人们,世代勤劳、朴实、和谐团结、不畏艰险、乐于助人。现今的后人也继承和延续着老一辈的优良品质和作风,即:和谐友爱、勤劳朴实、敢于吃苦、乐于奉献。因笔者本人也是此处土生土长,长大后参加工作的一名离乡游子,所以对这里长期以来人们一举一动和大体情况有着深入的了解和认知。在这里便简要地对近几年所发生的感人事例叙述一、二:
一
全组村民共同和谐相处、团结友爱、事事处处做到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事互帮。如:2023年春本组有一陈姓男性70岁的五保老人,因病危,从县敬老院接回,在其临终前的十几天里的日日夜夜,全组在家的男女老少配合老人亲属不间接地陪护、照顾到老人生命终止,以致操持到老人登山为止。除此之外是全组不论男女老少长期以来,做到互相包容、互相谅解、和睦相处;人与人之间生活在一起难免有误解和摩擦,但均能坦诚相待,如有误解,均能心平气和地当面交流了事;如某方因考虑不周,处事不当而引起对方疑虑,也总是有人从中主动协调使事件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及时能达到满意解决,等等。这一良好风气在当地早已成为常态。
二
对待公益事业从不讲得失、乐于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也能在这一小山庄无时地展现在众人面前。特别在近几年,党和政府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以来,为了响应上级的指示精神和部署安排,当地村民主动自发组织加快开展本土如村道、桥梁、健身及娱乐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没有资金村民们就主动无偿捐资,多者捐两千以上,少者一百元、二百元、三百元不等,500至1000元的居多,所捐的资金一般用来购买沙石、水泥、钢筋等基础材料。施工方面,全由村民自觉投入义务工劳作。据初步统计,近四年来共无偿捐资近三万元;村民义务投工5000多个劳动日。村民义务劳作过程中,不享受一分钱补贴、不集体吃一餐饭。他们多年如一日的优异壮举,早在2021年春绥宁县电视台派记者现场采访,并在电视新闻中将其感人事例向全县播放。
今年春节的2024年2月12日,也就是大年正月初三日村民们正抓住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均回家度春节的大好机会,利用万里晴空、气温宜人的天时地利,便自发组织了三十多人,自持各类工具、齐心协力的地投入到维修村道的建设当中。这也就是笔者所叙述的开头一幕。
榜样的力量的确是无穷的。在小山庄杨家田数年如一日无私奉献精神的无声鼓舞和影响下,上下紧邻的老冲头和新团组的大部分村民也随时增进了和展现了公而忘私的精神风貌。他们同样地无偿捐资和义务投工而投入到公益建设事业的行列中来。
就这样,在党和政府建设好美丽乡村号召和政策的指引下,却在这个很不起眼的小山沟里形成了一股为国分忧、为国助力的暖流,用自己的汗水和勤劳智慧,将本土的山山沟沟逐步建设成为文明、美丽而又宜居的山乡乐园,这的确是值得表彰和推介的。
综上一系列不能一一例举叙述的感人事实,笔者便用十个字来形容和概括,即:偏避小山庄、文明大风范。
郑觉芳
2024年2月26日
来源:绥宁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郑觉芳
编辑:龙莉婷
本文为绥宁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www.hnsnnews.com/content/646846/63/13582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