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绥宁苗家插绣:一针一线绣出千年传承

来源:绥宁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陶雯 夏云凤 夏绵洁 编辑:龙莉婷 2024-11-15 18:13:52
新绥宁APP
—分享—

绥宁新闻网讯(记者 陶雯 夏云凤 夏绵洁)在绥宁这片充满神秘与魅力的土地上,苗族文化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光芒。其中,绥宁苗家插绣作为苗族传统手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精湛的工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民族特色,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苗家插绣,作为苗族传统手工刺绣艺术,起源于远古时期的文身技术,盛于明代。据史料记载,明嘉靖年间,绥宁苗家插绣已被列为朝廷贡物,足见其当时的艺术价值和地位。在历史的长河中,苗家插绣不断发展和演变,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独特风格。

苗家插绣的绣针十分原始,最初是用鱼刺、鸡翅骨或苗山石窝上生长的菊竹削制而成。这些原始材料虽然简陋,但经过苗族妇女的巧手加工,却能够绣制出精美绝伦的图案。如今,虽然已改用特制的金属插绣针,但原始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依然得以保留。

苗家插绣传承人周元桃向记者详细展示绣针的独特,她说:“我们这个针是自己做的,在网上买不到,这个针的特点就是里面是空心的。我们把线从针的后端穿进去,再从前端一吸,线就出来了,再从针头的纹孔穿过去,就算穿好了。”

苗家插绣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独特的绣法和用材。在绣法上,苗家插绣采用“半穿透”式绣法,即绣针只需穿透绣布2至5毫米,无需完全穿过。这种绣法使得绣线在绣布正面堆积成高低不平的立体图案,反面则平整有序,因此插绣能双面成图。这种特殊的绣法难以被机器所取代,也是苗家插绣得以传承至今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绣的过程中,要讲究绣花密度,因为密度好,剪出来的花就好看。”周元桃一边娴熟地在绣布上穿针引线一边对记者说道。

她告诉记者,在绣制过程中,绣女们需要根据自己的构图需要,在竹绷架上将不同颜色的丝线直插入麻布,再将绣针抽出。一插一抽之间,绣线就成双股形留在布的正面,形成反面绣线平整、正面图案线头凸起的立体造型图案。完成作品后,还需要用剪刀将正面凸起的绣线依图案需求按绣线颜色由深至浅修剪,以增强立体感。

在苗家插绣的作品中,除了展现日常生活的图案,我们还能看到龙凤纹、鱼鸟纹、蝴蝶纹等具有象征意义的图案和元素,代表着吉祥和尊贵、丰收和富足、美丽和幸福。

古拙淳朴的构图,热烈的原始色彩,独特的绣法,强烈的立体感,每一件苗家插绣作品都像是一幅幅绝美的立体画,讲述着一代代苗族人民的故事和精神,承载着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被问到如今学习苗家插绣的人多不多时,周元桃有些惋惜地告诉记者:“现在学习苗家插绣的人不多了。因为绣一幅作品不容易,绣出来了,便宜卖掉自己舍不得,价格高了,别人又不舍得买。我的两个徒弟很喜欢插绣,但是因为插绣带来的经济收益比较低,难以维持家庭开支,就只能选择出去打工。”周老师表示,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学习插绣,把苗族插绣传承下去。

苗家插绣不仅是一门精湛的手艺,更是苗族妇女聪明才智和精神生活的载体。她们通过绣制插绣作品来展示自己的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同时也传递着苗族文化的精髓和内涵。在苗家插绣的传承过程中,苗族妇女们不仅传授技艺,更传递着一种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坚守。

如今,苗家插绣已不再是大山屏蔽之下的传统手工艺,而是逐渐走向市场,成为了一种具有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的特色产品。现代插绣,在保留传统技法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设计理念和时尚元素,使插绣作品更加符合现代审美需求,也为插绣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来源:绥宁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陶雯 夏云凤 夏绵洁

编辑:龙莉婷

本文链接:http://www.hnsnnews.com/content/646855/59/1445726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绥宁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