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献给爱丽丝

来源:绥宁文联 作者:莫再美 编辑:龙莉婷 2025-04-01 09:25:38
新绥宁APP
—分享—

前段闲来无趣,忽听到钢琴名曲《献给爱丽丝》,触动了我在绥宁县二中工作、生活的记忆。那真是我生命中最轻松、纯净、愉快的一段日子。

在二中教书三年(1998年到2001年),充实的白天无须言说。下午打球运动归来,晚霞鲜红或墨绿的傍晚,我坐在安静居室,或坐或躺在床头,按下老式录音机,里面传来美妙的钢琴曲——我熟悉的旋律《献给爱丽丝》。顿时,整个小屋,瞬间平静如水;整个内心,充满温馨与愉悦。

很多年前我就听到过这旋律,但直到二十年前我自己做了老师,买了磁带,才知道这美妙的钢琴曲叫《献给爱丽丝》,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它。二十年后的今天,听手机广播,才知道这是音乐巨匠贝多芬的名曲。贝多芬一生未婚,有说此曲是他1810年写给女学生特蕾莎的,并把手稿送给了她。1867年人们在整理特蕾莎遗物时才发现此手稿,并得以闪耀出世。也有说是贝多芬写给某个不确定女神的,但究竟为谁而写,竟成迷。而我在二中的“爱丽丝”是我的同事、我的学生。

我于1989年就成了二中的一名学生。1998年,我大学毕业两年后调入二中,成为了母校的一名老师,一名可爱的英语老师。之所以说“可爱”,是因为学生喜欢你——英语老师“洋气”,而且上课时提着一台录音机,课间能放些流行音乐给同学们听。

记得刚到二中工作,开学前的一个下午,在樟树下看到公布栏的通知:领教具。除领到了备课本、笔记本等常规教具,英语老师还领到了一台录音机和相关课文磁带。从此,每逢周末,隔三差五,我们青年老师都去县城逛街购物:女老师买衣服,男老师买体育器材,而我总要去各音像店看看,买上几盒磁带。为了续接大学情怀,我买了大学时喜欢的歌带:《说好秋天就回来》《九百九十九朵玫瑰》等流行歌曲。

那时候每天上课不多,基本是上午两三节,下午无课。但因为是新手上课,不懂保护自己的嗓子,总是“抑扬顿挫”地或“竭尽全力”讲课或领读,以至两节课下来,已是精疲力竭,喉咙冒烟。这时,我会静静坐在小房中,打开录音机听新磁带中昂扬的旋律。往往是,两首歌没听完,隔壁的小刘老师门外大吼:“老莫,碉堡楼前打乒乓球去!”马上从椅子上跃起来,打了鸡血似的,跑了。等中午吃完食堂回到房前,发现房门没关,录音机还在大声播放着孙悦的《祝你平安》呢。这一年,我与流行音乐度过了一年,我的学生们也学到了很多流行音乐。我所教的高135班、136班,除完成了英语听力的教学任务,我还利用录音机教会了他们几首英语歌曲。尤其同学们去马鞍山的神仙庙秋游,提着录音机,放着音乐,浩浩荡荡。

第二年,我教高二。我任教一个文科高132班,一个理科班高135班。这一届同学是我人生中的第一届高中教学对象,所以对他们的感情特别真挚。我做班主任的135班,同学们朴实、勤奋。有后来考上清华大学的唐同学,吃穿全不讲究,但学习非常刻苦自觉。每次考试自定目标:如果数学只考到149分,就算失败了;英语必需上140分以上……有体育天赋超群,担任体育委员的曾同学,带领同学们篮球赛、足球赛,打遍全校没遇对手;有当时聪慧调皮、现在却是县里骨干教师的袁同学,经常被我“批评”,但从来不计较老师的责备,后来努力进取,考上师范大学。

132班女生多,文史好。班有成绩很好、后来考上北大的邹同学,他的文笔和字迹都很好,有时上晚自习,看他在“搞副业”——全力创作诗歌。我从他身旁走过,没有批评他,还给他竖起大拇指。132班还有一大群学习努力、活泼漂亮的女同学,现在她们都已成家立业,生活幸福着呢。

这一年,我爱上了各种民乐的曲子,支付了工资中的相当部分买了古筝、扬琴、琵琶和萨克斯的磁带。古筝名曲《高山流水》、琵琶名曲《十面埋伏》、萨克斯名曲《回家》等等,堆满了床头柜。记得那时工资约800元,品质差点的磁带5元一盒,正版的8元,收藏版12~15元。那堆磁带就是几百元,半个月工资。

这一年,是我人生中充实、快乐的一年。上午扎实上课,和同学们全心交流单词、句子和语法。下午自己学习,努力复习政治、专业课准备考研。看完书就做练习,做完练习再和一些“考友”交流探讨。一到傍晚,换上球服,打篮球、排球。篮球场有一众好友:湾湾、罗勇、宏臣、本聪、刚哥……都是篮球高手。排球以女老师为主:陈冬香老师带队的一批外语老师,物理龙老师以及小陶老师等,加上各排球爱好者男老师们助阵,一般都要打到晚霞满天。有时还在球场歇汗,聊天吹牛,回到房间已是华灯初上,隔壁“考研带头人”赵妹已复习几个小时,沉思在她的“语言学和运用语言学”之中了。我匆匆吃完饭,一边洗漱,一边听萨克斯《回家》。这意境真好啊。听完一曲,就马上开工:备课,或复习考研内容。

到了2001年,我考研进入了关键冲刺节点。那时候没有网络,信息不通,考研全靠硬实力。初冬时节,室内寒冷,索性走出校园,到马鞍山下的斜草坡上看书晒太阳;看累了,把书捂着脸,躺在草垛上,听录音机中美丽的曲子,放到最大声音。此时,天籁之声与音乐之音完美结合,只觉人在天地之间——头顶天,脚踩地,心在飞扬,无比惬意。尤其这一年,我爱上了钢琴曲,无比地热爱,因为又遇见了《献给爱丽丝》。

这一年,每当夜深人静,尤其畅快打了一下午篮球、排球时候,或在“大怪”兄弟那里拼了啤酒,或在“马局”兄弟那里用花生米佐了老米酒。疯狂不知沉醉后,回到房间,夜阑人静,能听到窗后茅草丛的夜虫细鸣。这时,我会轻声播放《献给爱丽丝》《水边的阿狄丽娜》和《秋日私语》,真是享受啊!有时觉得不过瘾,三首名曲,连放几遍,直到听得酒醒,好在年轻,第二天又能意气风发地上课,朝气蓬勃地复习。

二中教书三载,我人生最舒适的三年:有付出,有收获,有拼搏,有汗水,有快乐,有朋友……尤其在这“一千零九十五日夜”,始终有美丽的音乐相伴,让我的青春身体支撑着活力心灵,走在并不沧桑却是正道的人生轨迹上。所以,我要感谢在二中遇到的每一个师长、同事、朋友、弟子,甚至这里的一草一木;我想把最美好的祝福,连同《献给爱丽丝》一起打包,用音乐送给他们。

来源:绥宁文联

作者:莫再美

编辑:龙莉婷

阅读下一篇

返回绥宁新闻网首页